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上海:第五季漕河泾科创嘉年华聚集芯片设计与科技金融

  原标题:为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与能量

  第五季漕河泾科创嘉年华 聚集芯片设计与科技金融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可以说,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务院同意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周年。作为张江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集团核心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是目前上海创新创业氛围最浓、企业孵化和投资环境最好、科技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

  不久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意见》指出,要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形成数字经济的竞争新优势,包括加快建设集成电路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加快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在这些背景下,1月12日,以“‘芯’起点,‘芯’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季漕河泾科创嘉年华正式开幕。本季嘉年华由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提供媒体支持。

  打造数字经济高地、“五型经济”集聚区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吕鸣在开幕式上表示,凭借着深耕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大优势,漕河泾开发区抢先布局数字经济,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新基建、互联网服务业等领域都集聚了大量头部企业,推动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协作创新,已成为上海最具规模的数字经济高地、“五型经济”集聚区之一。

  吕鸣还透露,临港集团正在新片区积极建设以集成电路为特色的“东方芯港”、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信息飞鱼”,与漕河泾数字经济、“五型”经济形成联动、互补。未来,漕河泾科创嘉年华还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活动形成联动,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进一步释放创新、创造、创业能量。

  本季嘉年华还拉开了张江高新区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漕河泾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复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可谓全上海高新区建设的先行者。之后,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开发区陆续加入了上海高新区的队伍。2006年,国务院批复上海高新区更名为张江高新区,“张江”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品牌。目前,上海张江高新区已拥有包括漕河泾开发区、张江科学城在内的22个园区,总面积531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6个行政区。2020年,张江高新区四上企业营业收入约6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约7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规模在全市的占比均超过70%。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表示,经过37年的建设,2020年漕河泾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4450亿元,利税超过500亿元。作为全市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希望漕河泾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在园区规模体量、经济发展总量和科技发展创新质量等方面有新的提升,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产业的方向,努力建设成为全市高新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新一轮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当中再立新功、勇攀高峰。

  开幕论坛畅谈“金融兴芯”

  自2016年首办以来,漕河泾科创嘉年华已成功举办四季。回顾前四季,聚焦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创新项目参与,展示了一批硬核科技、推出了一批标杆服务、形成了一批卓越品牌、启用了一批特色载体、也收获了一群忠实粉丝,在引领创新氛围、推动创业合作、共享科技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漕河泾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助推器”。

  本季嘉年华聚焦芯片设计和科技金融,重点研讨如何借势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大潮,以金融创新赋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既延续了历届科创嘉年华的创新理念,又紧扣时代前沿脉搏。

  集成电路是数字经济的基石,金融科技又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开幕式上,“金融兴芯:资本的创新赋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高峰论坛同期举行。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亚军,国家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小康,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鑫,思特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坚四位嘉宾分别从投资界、学界和业界的不同角度发表主题演讲。

  李亚军将国内的集成电路投资划分为了两个阶段。2013年至2017年是“1.0”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为:“赛道冷门,满地黄金”;企业艰苦奋战,大部分龙头企业坚持十年以上;政府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国产市占率逐步提升,国产替代逐渐成为主旋律。进入“2.0”阶段后,特征则表现为:市场风口到来,全民加速涌入;估值高企,存在部分泡沫化;人力成本高企,供应链出现涨价潮;美国科技制裁,供应链开始实现自主化等。

  从单一智能、封闭环境、技术属性为主的“计算智能”,到复合智能、开放环境、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并重的“人本智能”。杨小康教授表示,“人本智能”通过构造类人智能体,构建人机物和谐环境,满足人类需求、促进人类发展。

  围墙式的防护不再适应数字化转型时代的需求,要构建与业务融合的多重、多维度内生安全防御体系。宋鑫提出了芯片产业构建信息安全的新思路,包括完善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强化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布局,提高资源配置率;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核心技术公关,加强人才供需对接,促进人才培育;坚持合作开放,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开放式创新发展等。

  “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AIoT的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这需要智能终端对信息做出精准快速的采集与处理。欧阳坚表示,图像传感器就像是机器的“眼睛”,赋予了机器感知世界的能力。作为漕河泾本土的集成电路研发企业,思特威的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安防监控、车载影像以及运动相机、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上。

  圆桌论坛环节,国泰君安上海研究副总监祝超,交通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丁承,中微半导体董事会秘书、副总裁刘晓宇,壁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徐凌杰,飞书售前与技术服务部总监曾一鸣等则围绕“谁来引领产业创新?”展开资本界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对话。

  “这两年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牛势,我们看到四、五年前的那一批半导体企业从100亿、200亿市值,到现在2000亿市值,不仅仅是市值大,而且股价也在几百倍的上升。就整个资本端而言,半导体板块已经成为当下最热的风口之一。”祝超说道。

  澜起科技是交通银行与漕河泾共同扶持的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丁承坦言:“作为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来讲,我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在集成电路这个行业里面我们肯定不是起引领作用。金融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对于实体经济来讲有倍数促进的效用,是效率的增进器。未来,我们希望和漕河泾一起把我们共建的融资平台做大做强,采用更多科技的手段进行赋能。”

  “受益于第一批科创板企业,中微半导体曝光率有了大量增加,公司资产规模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客户、同行,包括产业内外合作伙伴的信心更强了,公司也面临更好的发展阶段。”刘晓宇谈及上市一年多来的变化时表示。

  从漕河泾孵化的初创公司到去年融资规模达到独角兽量级,壁仞科技专注做中国高端原创的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芯片。徐凌杰认为,集成电路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大浪淘沙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鱼龙混杂,希望能够通过资本更加理性的投入,把资源更加集中到头部企业,能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实现集成电路国产化的突破。

  企业怎样去提升自己运转的效率?怎么调动高精尖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每一位半导体行业的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曾一鸣介绍:“飞书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企业协作平台,就致力于帮助高精尖的企业,尤其是高精尖的人才组织,去促进他们内部的协作和高效的沟通,全力以赴帮助这个行业和初创企业打造自己非常强大的‘内核’,得到更多资本的亲睐。”

  升级版“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数”发布

  开幕式上,《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新地图》正式发布,该报告开创性地引进了创新地图理念,将指标数据与区域空间资源分布相结合,形成科创企业地图、创新产业地图、科技服务地图、创新成果地图、科技金融地图等5个系列的创新地图集,打造成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仪表盘和导航器。这也是漕河泾开发区科创指数报告系列的第四期。

  “十三五”期间,为准确把握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规律,加快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创新功能集聚区建设,漕河泾开发区聚焦创新生态系统基本框架,建立了以“六个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对漕河泾开发区创新经济成长、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产出、创新服务提升、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环境建设等各方面成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客观反映漕河泾开发区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中的工作成效,提供漕河泾模式和经验。

  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数以2011年为基期(基准值60)进行合成测算。报告显示,至2019年末,漕河泾科技创新指数达到186.8,同比2018年末增长15.93%,“十三五”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3.55%。在其中,科创基础支撑力、科技服务示范力、创新载体集聚力、成果转化先行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城市更新标杆力等六个一级指标均实现了快速稳步增长。

  指数地图聚焦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更加直观地反映园区创新主体和要素资源集聚、互动的密度和浓度,体现园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厚度和先进技术产品的高度,展示园区“四新经济”发展热度。同时,指数地图致力于打造科创信息服务中心,为创新项目落地提供依据,为创新资源配置提供指向,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指引,形成了漕河泾科创品牌特色。

  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作为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业,科技含量正在迅速增加。新技术和金融行业的结合,不仅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更改变了金融行业的业态和发展格局,对传统商业模式和监管规则提出新挑战。更重要的是,金融科技还能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益不足、效率安全难兼顾等问题,可以更精准“滴灌”、精准扶持,降低金融机构服务门槛。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伟表示,在临港集团,特别是漕河泾开发区内,已经集聚了一批在金融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企业,如从事新型支付的汇付天下、杉德一卡通,从事金融安全的观安信息、乾康金融,从事金融大数据的星环科技、及未科技,从事金融软件科技的中软国际、复深蓝等。这些企业的良性、高速发展,助力我国金融科技产业的创新和腾飞,也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园区内也有众多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亟需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通过开发区融资平台的服务,可以看到,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能为企业的融资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和解决方式。

  刘伟认为,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金融科技发展分水岭,如果说上半场关键词是“巨头”崛起、创新商业模式为王,下半场则是重建规则、靠硬实力取胜。未来金融科技还有很多可能性,这些都需要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而非简单相加。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涉及应用水平、服务能力以及监管效能等方方面面,临港集团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集中,将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优质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

  本季嘉年华期间,第一届金融科技大赛如火如荼展开,汇聚起金融科技领域引擎企业与先锋人物。决赛现场,宁盾信息科技通过实战案例展示了“全场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解决方案在金融、能源、电力、互联网、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信息数据化、数据智能化、业务数智化的犀语科技分享了NLP技术瞬时发现、提取、比对与分析有效信息的神奇之处,让现场观众见证了文字到智慧的神奇转变;世界领先的区块链技术公司分布科技展示了自身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落地、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与高度专业素养;基于场景数据驱动的保险科技平台敬之网络则展现了互联网科技对保险行业的积极影响等。这些参赛企业未来有机会优先入驻漕河泾开发区,与园区头部企业展开互动,得到更全面的科创服务与资金支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7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