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与“冈身线”平行,上海轨交15号线春节前开通

  原标题:不进内环、不到传统商圈,连通9座高校、3个国家级科创园区,辐射多个城市副中心

  与上海“冈身线”平行,轨交15号线春节前开通

  ■所谓“冈身线”,即距今6500年至3000年间上海西部形成的古海岸线。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近日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也就是说,它距离春节前开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15号线工程起自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站,止于宝山区顾村公园站,途经闵行、徐汇、长宁、普陀、宝山5个行政区,线路全长约42公里,设地下车站30座,其中8座车站与路网中既有和在建的9条线路形成换乘。桂林路站因施工建设难度和疫情影响适当延长工期,暂不开通。娄山关路站与2号线换乘通道因涉及商业体地下空间改造,暂时实行站外虚拟换乘。

  “十四五”开局之年,15号线作为上海首条开通的地铁线路,建设上有哪些突破与创新?不走传统商圈的它又将为哪些区域搭建“动脉”?

  人文

  最美车站无柱拱顶结构

  四色由海岸过渡到大地

  如果要用几个词形容15号线,人文感必不可少。有一个巧合,15号线走向正好与上海的“冈身线”平行。“所谓‘冈身线’,即距今6500年至3000年间上海西部形成的古海岸线。”华建环境院装饰三所所长、15号线装修总体项目负责人马凌颖告诉记者,这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他们从“冈身线”出发,衍生出“海岸到大地过渡”的设计理念。

  色彩定位上,全线分4个区段,选用岩石棕、滩涂橙、沙滩金、海水蓝四种体现由海岸到大地过渡的主题色。一些重点站结合周边环境,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整条线路上,吴中路站和上海南站站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以上海地铁“最美车站”来打造,突破性地采用无柱拱顶结构,取消柱网,这在上海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尚属首次。

  “无柱拱顶结构可让进出站更通畅,为大客流组织提供更灵活的运营方案,还能赋予车站设计与装饰更大的发挥空间。”15号线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辉说。在吴中路站,一进入站厅层,便能感受到创新结构带来的空间感。站厅拱廊两侧,一幅长达70多米的画卷,通过LED灯带动感呈现浦江两岸的天际线。“针对吴中路站的结构特点,我们在管线布局、结构工艺、视觉表现等方面一体化设计,公共区最大净跨21.6米,是国内软土地区最大跨度的全无柱车站。”

  上海南站站以海水蓝为主题色,主体设置在万科商业地块内,主体部分的顶板设置成弧形顶提高空间感。结合万科地块商业开发设计,车站站厅层主体一侧与商业下沉式广场全连通,形成通透明亮的站厅层。考虑到该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性质,在方案阶段,设计师便将地铁与公交、铁路换乘考虑在内,实现最便捷换乘。

  15号线各站点中还有很多人性化的细节。比如“第三卫生间”成为标配。车站装饰材料方面,以往以金属板为主,现在逐渐使用陶板、水泥板这样更温暖的材料,赋予车站更多质感。针对市民反映站台层座椅数量不够的问题,15号线一改常见的固定座位数座椅形式,使用长条座椅,方便更多乘客休息。

  智慧

  15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

  落脚点在于乘客的感知

  探访车站过程中,记者遇到原上海火车站站值班站长潘雪冬。如今,他已转岗至15号线上海南站站,担任“多职能队长”。这是15号线作为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的一大标志。从国内第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10号线开始,上海地铁将部分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组建出多职能队伍。15号线多职能体系便是结合线路人员规模、结构和业务技能,根据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设备特点和作业标准建立。“多职能队长需掌握行车专业、车站设施检修、低压电工操作、消防设施操作等相关职业能力,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潘雪冬说。

  作为更高级系统,全自动无人驾驶在15号线落地并不易。从国际经验看,该系统主要应用于日均十万客流的地铁线路场景,15号线因需承担更大客流,在场景设计上复杂了许多。“我们采用了招标创新方式。”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奚笑冬说。创新在哪里?他以列车视频监控系统为例,原先明确告诉投标方要什么清晰度的摄像头等,现在要求对方从无人驾驶需求出发,分析到底哪些情况需要调用视频监控,设计与其他自动化系统如何联动,这就是“场景”。哪方给出的应用场景最丰富、最合理,就胜出。

  各家供应商拿出看家本领,通过共同创新,将车辆、信号、牵引等整套系统联动,最终实现包括15号线在内的新线全自动无人驾驶落地。全自动驾驶是上海智慧地铁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今,“智慧”二字正贯穿于地铁全寿命周期。

  15号线桂林公园站打破常规,成为上海首座试点采用BIM正向设计的车站。设计阶段在通过BIM技术创建的三维平台上,搭建起车站轮廓,各专业人员在平台上共同设计。“二维效果图有一定局限性。模型的创建受制于各专业图纸的提资时间节点,碰撞问题的审查具有明显滞后性。”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文艳说,三维有了空间概念,在设计阶段将车站可视化、立体化,有利于后期建造。设计到施工,对接环节中的问题减少,施工图一次出图的准确度至少提高10%。

  “运营时,车站内至少装有数千个传感器,它们将设备的状态实时反馈到综合监控系统平台上,便于实时掌控站车情况。”15号线吴中路站多职能队长马小军举了个例子,假如某个自动扶梯出现故障,系统马上报警,工作人员及时到达点位并处置,相比以往人工巡视,大大提高了效率。

  “我们要实现的‘智慧’,概括来说,就是设备会说话、系统能思考、乘客可预知。”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凌翔解释,“前两者属于技术层面,聚焦于提高运维的智能化与效率。而这一切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乘客的感知。”(记者 束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641
收藏
分享